以基层实践增强才干,用戍边精神淬炼青春——动医学院暑期实践团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者:郭庆勇发布时间:2024-07-29浏览次数:14

    “强国有我,青春有为”动物医学学院组织师生于7月23日至7月29日前往阿勒泰地区多个县市开展科技服务和红色文化教育暑期活动,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的嘱托,进一步加强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的融会贯通,丰富和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内容,使大学生能够在田间地头增长才干、健康成长。

发挥专业优势 “三个首次”赋能乡村科技振兴

    2023年我校教师首次在额尔齐斯河流域发现窄螯螯虾的自然分布,随后吉木乃疆域冰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成立新疆额河螯虾产业技术研究中心,共同开展了窄螯螯虾产业技术研究,促成了额河螯虾产业的落地发展。




首次攻破窄螯螯虾人工繁育技术并进行技术培训

    7月23日至24日,实践团分别在阿勒泰一农场有限责任公司、第十师一八七团丰庆苗种繁育基地,通过现场讲解、座谈等方式,进行窄螯螯虾人工繁育技术的培训和示范。

    李娜副教授指出,窄螯螯虾存在自然孵化率低,胚胎发育时间长,孵化时间不同步等缺点,限制了虾苗的规模化生产。我们研发团队首次突破了窄螯螯虾人工繁育技术,并在第十师一八七团、吉木乃县进行试点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此次我们利用暑期,带领大学生实践团重点考察和验证螯虾人工繁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并讲授推广螯虾人工孵化技术。

首次开展窄螯螯虾盐碱地养殖研究并成功完成放苗



    7月24日,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大学生暑期实践团在阿勒泰地区一农场有限责任公司盐碱水试验田,举行了窄螯螯虾放苗活动,正式拉开了窄螯螯虾盐碱水养殖研究的序幕,以额河螯虾产业助力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重大战略需求。

    硕士研究生赵琪介绍:此次投放的1000尾单性别虾苗均为人工孵化,这是全国首批人工繁育的苗种,也是首批开展盐碱水养殖技术研究的虾苗。本次试验主要探究螯虾盐碱水生长发育规律,和自然越冬的可能性,评估螯虾在盐碱水养殖的可能性。一旦研究试验成功,窄螯螯虾可以在新疆盐碱水域进行推广,为我国盐碱地渔业综合利用增加新的养殖品种。




首次开展窄螯螯虾肉品质检测分析并对接销售渠道

    此前研发团队首次系统检测了窄螯螯虾肉品质理化特性、营养成分和风味。在此基础上7月26日,实践团在吉木乃县疆域冰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了螯虾品鉴活动,并对参加人员发放调查问卷。

    动植检2201班买尔哈巴·热外都力是第一次品尝窄螯螯虾,她表示螯虾味道鲜美、肉质坚韧、富有弹性,口感滑嫩,个体巨大,虾尾肉质饱满,两个螯肢中肌肉较多且纤维细腻,能够在暑期实践过程中品尝到写有“农大故事”的螯虾,十分幸福。

    此外,实践团帮助企业对接了乌鲁木齐海鲜市场和海鲜饭店,将首批窄螯螯虾产品尽快送到百姓的餐桌。随后首批30公斤窄螯螯虾被实践团带到乌鲁木齐市厦门海鲜和迎春海鲜店进行试销试售,标志着新疆窄螯螯虾逐步走上了百姓餐桌。

聚焦地方需求 “三种合作”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推动校地合作,全面对接地方科技需求

    7月26日,实践团在吉木乃县农业农村局会议室,与农业农村局、科技局主要领导举办了“吉木乃县畜牧业疫病防控座谈会”,全面对接基层科技需求。天池特聘教授储岳峰为吉木乃县牛、羊、驼“两病”(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病)净化工作问诊把脉。李娜副教授针对吉木乃县肉牛的生产性能及品质测定技术、“2+5”人才项目申报等工作进行指导和解读。实践团其他人员与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在动物常见病诊疗、螯虾人工繁育和养殖等方面的科技需求进行了“一对一”结对子对接,真正做到了把基层需求带上来。



    随后实践团参加了2024年吉木乃县第二期科技特派员能力提升培训班开班仪式。储岳峰教授做了题为“新疆畜牧业发展前景分析与重要疫病防控技术”的专题讲座。吉木乃县农业农村局、科技局主要领导,科技特派员、各乡镇畜牧兽医业发展中心负责人、村级防疫员、农业农村局专业技术人员、相关企业技术人员共3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此后,实践团参观了吉木乃县额河螯虾产业园的施工建设情况,吉木乃雪域额河螯虾生态养殖有限责任公司陈晨陪同参观。他表示,该产业园的建设论证、规划设计、选址分析等方面都离不开新疆农业大学李斌团队的鼎力支持,这个园区是校地企深度合作的缩影。

深化校企合作,高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为深化校企合作,评估团队科研成果在企业转化落地的成效,实践团先后在阿勒泰地区一农场有限责任公司、吉木乃县疆域冰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考察窄螯螯虾人工繁育和养殖技术转化成效,同时开展了螯虾人工繁育技术现场培训。26日在哈巴河县北园春水产有限公司,实践团重点参观学习了循环水养殖设备,与企业技术人员就螯虾繁育、鱼苗驯化方面进行了交流学习。



    24日动物医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崔宏瑞、储岳峰教授带领实践团参观了福海县旺源驼奶实业有限公司。李娜副教授就前期校企合作的工作成果进行了总结汇报,并与公司领导和研发团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公司副总经理徐彦对农大暑期实践团的到访表示欢迎,随后详细介绍了企业主要需求和产业链规划设计。



    26日实践团调研吉木乃万驼园有限公司(吉木乃骆驼科技小院),重点考察了研发团队前期研制的骆驼专用饲料。万驼园总经理汪亮讲到:作为企业,我们十分欢迎大学生能够到企业参观学习、实习实践。近年来公司和新疆农业大学在骆驼乳房炎快速诊断、骆驼专用饲料研发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真正做到了校企在成果转化中的“双向奔赴”。同日还参观考察了吉木乃县仗马天涯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对接马病防控技术需求。




推进兵地融合,助力兵团基层产业振兴

    近年来动物医学学院推进兵地融合发展,与第十师一八七团在水产养殖、畜牧兽医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建立了我院首个兵地融合产学研基地。7月24日至25日实践团来到一八七团丰庆苗种繁育基地、丰庆万头猪良种繁育养殖基地、肉牛养殖场进行调研走访活动。硕士研究生赵琪介绍了窄螯螯虾人工繁育和养殖要点,详细展示了虾苗繁育和养殖历程。赵琪介绍到,在基地实习的近3个月来,我们先后突破了螯虾人工繁育、虾苗人工养殖关键技术,详细观察记录了螯虾生长发育规律,为额河螯虾产业的落地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承扬农大校训“三个基地”学习屯垦戍边精神




第十师博物馆,屯垦戍边的活教材

    7月25日实践团参观了第十师博物馆,师生深入学习了兵团人屯垦戍边的精神。动医2204班翟永彬表示,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向我们生动展示了兵团人对边疆的赤胆忠心和无私奉献,尤其是看到马军武夫妇在军武哨所前升国旗的场景,让我感受到了“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的情怀与担当,以及他们坚守边疆的决心和勇敢无畏的精神,这种爱国情怀和屯垦戍边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龙珠山地道,峥嵘岁月的活历史

    7月27日,实践团参观了第十师一八六团龙珠山地道。这处深藏地下的红色地标,是承载着深厚历史记忆与革命精神的教育基地。地道内,斑驳的墙壁、遗留的标语和物品,都无声地讲述着革命先烈们为保家卫国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无私奉献。

    硕士研究生史海妮表示,作为农大的一名学生,我们传承着农大的红色基因,当看到边防军民修筑的地道、战壕等国防工事,深刻感悟了“屯垦戍边”红色基因的精神内涵。今后我将努力学习,在基层实践过程中不断锤炼自己的意志。




中哈边境第一村,世代守边人的坚守

    7月27日,实践团来到了被誉为“中哈边境第一村”吉木乃萨尔乌楞村,萨尔乌楞村在长期守边护边中形成了“一根鞭子两代情、百本巡边记、本本报国心”的爱国情怀,积淀了深厚的爱国戍边文化。



    实践队通过参观走访党群活动中心、石榴籽服务站、村史馆、爱国戍边主题教室,以护边历史、戍边精神、乡村振兴等为考察重点,感受萨尔乌楞村爱党爱国的光荣传统,感悟戍边红城的深厚爱国魂。

    动植检2201班贾雨馨同学在参观后表示:第一次来到这个边境村镇,看到整齐的房屋和开阔的道路,尤其是每家每户屋檐上都有一颗鲜艳的红五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边境村民“边防有我在,祖国请放心”、“我家住在界河边,祖国母亲在心间,种田放牧护国土,世世代代守边关。”的庄重承诺。

    此次暑期实践活动,由动物医学学院副教授李娜带队,天池特聘教授储岳峰,动物医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崔宏瑞,辅导员朱乐德孜·多尔贡,硕士研究生赵琪、史海妮,本科生翟永彬、杜振华、买尔哈巴·热外都力、贾雨馨等15名师生参加。